A.侗族B.傣族C.壮族D.白族

本文仅作为题库存档用暂无答案:[推荐您使用b站代答题服务,快速省时!站长担保]

免费代答题请点这里

0087Izpsgy1gu9235du48j60md0b4q5j02 丽哉动僚是对哪个少数民族进行介绍的纪录片

**以下相关内容与答案无关,不要被误导**

《丽哉勐僚》:解读壮族深厚文化

0087Izpsly4gurd0av5krj600o00k08002 丽哉动僚是对哪个少数民族进行介绍的纪录片

0087Izpsly4gurd0b0e0uj608c05kdg402 丽哉动僚是对哪个少数民族进行介绍的纪录片 《丽哉勐僚》剧照 (《丽哉勐僚》摄组供图)

在《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第一次在中越边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为铜鼓是由铜锅演变而来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证据;第一次在云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专家看过该片后称:“这是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和人类学、民族学影视教材。”

有人说:“读懂了铜鼓,就读懂了壮族。”这是为什么?

“竜”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触犯了“竜”被吓疯,为了保护“竜”公然开枪打人而不惜坐牢?壮族为什么如此热爱“竜”、敬畏“竜”?

为什么壮族地区会有那么多“那”地名?“那”地名分布带形成的“那文化圈”中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壮族在中国南方的“瘴疠之地”生存繁衍,秘诀何在?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壮医依旧存在着广阔的市场,这是偶然的吗?号称“金不换”的三七真有如此妙用?

壮族为什么至今还信奉摩教?公鸡能通神吗?鸡卜果真能预测吉凶祸福? “甲巴刻”究竟是什么?

……

面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有人忍不住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有人带着摄像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走了近10万公里的路程,走访了100多个壮族村寨,拍摄了200多个小时的素材,作了一部大型壮族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

《丽哉勐僚》共12集,每集45分钟,每集的名称都用壮语命名:《宁董》(铜鼓文化)、《竜》(生态文化)、《那》(稻作文化)、《糇糯》(饮食文化)、《帕比 帕空》(服饰文化)、《曼栏》(村落文化)、《掌雅》(医药文化)、《欢景》(节日文化)、《禀礼》(礼俗文化)、《莱瓦》(艺术文化)、《摩》(宗教文化)、《伦》(歌圩文化)。

有人说,《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是一个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读和重读壮族文化历史文献及研究成果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壮族文化进行田野考察、追溯文化起源、连接文化断层的过程。

在《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第一次在中越边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为铜鼓是由铜锅演变而来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证据;第一次在云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专家看过该片后称:“这是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和人类学、民族学影视教材。”

不能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示出来是一种耻辱

提到壮族,人们第一反应是广西,那里是壮族自治区。其实毗邻广西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也生活着120多万壮族儿女,他们世世代代创造了灿烂的壮族文化。

戴光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云南文山壮族,他的原职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却常以云南省壮学研究会会长的身份示人。

生长在壮乡,戴光禄从小就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大人就告诉他,撒尿不能在“竜”树(壮族竜神的象征,通常是万年古树)下,甚至不能朝着那个方向,他不明白为什么,但从此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好奇。

后来戴光禄走上了仕途,但对壮族文化的情感没有改变。工作之余,他给自己立下了“五个一”的目标:出一本画册、一本书,拍一部电视片、一部电影,建一个壮族文化村。大型画册《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专著《勐僚西尼故》已经面世,现在完成的《丽哉勐僚》是他的“五个一”目标之三。他说,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能展示出来,那将是壮族儿女的一种耻辱。

当然,对于研究壮族文化的学者来说,拍摄《丽哉勐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展示。云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丽哉勐僚》的片何正廷说,在云南傣族和东南亚泰国、老挝、缅甸的语言中,“丽”都表示“美好”,而地方或国家都读作“勐”。这些民族过去都把“僚”作为族称,表示同属百越族群系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共同的文化是民族间友好往来的感情基础。由于壮族的原生态文化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百越族群的传统文化特质,因此对研究当代壮泰族群同根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解读壮族

在诸多影视表现手法中,《丽哉勐僚》选择了人类学的解读方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戴光禄说,选择用纪录片的方式,是为了既全面系统又直观生动地反映壮族文化,而不仅仅是一部旅游风光片或是民族风情片。在“展示”和“揭示”的关系上,摄组侧重“揭示”,采用探秘式的手法,通过壮族社会现存的文化现象,不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让人们不仅了解壮文化“是这样”,而且了解“为什么是这样”。因此,人类学的方法对于他们解读这些现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说人类学认为,任何人类的行为和文化都与生存繁衍有关。根据这个原理,对于十里八乡的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谈恋爱的歌会,可以解读成扩大了“婚姻半径”,利于“基因流动”、“物种流动”。摄组在拍摄“歌圩”一集时,用此理论,破译了“歌圩”的意义,挖到了歌圩文化的“根”。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谭乐水此次担任《丽哉勐僚》的总编导、总摄像。他说,《丽哉勐僚》是一部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解读壮族文化内涵的系列片。正是综合地运用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才理清了文化的线条和脉络。从壮族铜鼓上的“青蛙”文饰,可以感受古百越民族祈求稻谷丰收、多子多福的朴素愿望;从壮族岩画可以印证目前仍在传承的类似于“鸟通神灵”这样两三千年前就有的观点。正是基于人类学的解读方法和视角,他认为,《丽哉勐僚》不仅具有文献资料和乡土教材的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观赏性。

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 许多壮族原生态文化也在濒危的困境之中,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逐渐消失。《丽哉勐僚》用影像的直观方式,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层挖掘,抢救性地记录了大量壮族文化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而《丽哉勐僚》独特的观赏性在于它不是纯粹的娱乐风光片,而是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展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新、奇、美,给老百姓一种“眼光”,使他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平常事的源。谭乐水说,人们常常对身边事熟视无睹,比如壮族服饰上的图案、花纹、刺绣,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含义。摄组在拍摄时,看见一个壮族妇女背小孩的背带上刺绣的花纹很漂亮,一打探才知叫做“蛙蛇纹”,源于壮族祖先的图腾文化。

虽然有几十年拍摄纪录片的经验,谭乐水坦陈,以“探秘式”的手法全面系统地将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挖掘并揭示出来,还是第一次。整个过程都是边研究边拍摄,大量采访老百姓、专家,查找资料,寻找证据,不断获得比较准确的解释,力求结论都从“田野”中来。

而在拍摄的过程中,谭乐水他们也努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去讲述,尝试开创一种民族志影视的叙述方法。他们尽力避免拍摄“化验单”式的人类学影片,因为他相信,任何高深的东西都可以找到一种简略的阐述方式,那种没有美感和欣赏性的影片是大众无法接受的。

谭乐水说,在拍摄过程中,摄组越挖掘就越感受到壮族文化的厚重和深邃,越深入接触就越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他承认,面对浩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可能一次完全挖掘解读完,但可以肯定的是,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

用镜头记录独特的壮族文化

拍摄《丽哉勐僚》这部壮族电视系列片,文山州壮学会副会长、文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明富最为兴奋。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走村串户,收集壮族文化材料。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影像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拍摄的过程是艰辛的,王明富回忆,为了把《丽哉勐僚》拍摄好,两年多来,摄组的足迹踏遍了壮乡的山山水水,过程中的很多花絮既有意味又有情趣,让人不能忘怀。

作为一种古老的青铜文化重器,铜鼓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现今,与铜鼓同时代出现的其它青铜器早已成为馆藏文物了,唯有铜鼓还活在壮族社会生活之中,并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人说:“读懂了铜鼓,就读懂了壮族。”

壮族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公母之分,有公有母,万物才能生存繁衍,生命才能延续,铜鼓也不例外。文山州广南县贵马村的戴氏家族,历来收藏着一面祖传的公鼓,但母鼓已不知去向。每逢农历年末岁首,戴家人都要与其他村民一道,举行取鼓、洗鼓、祭鼓、敲开春鼓、跳铜鼓舞的活动。2006年1月28日,戴家找到了失散八代之久的母鼓,十分高兴,决定要在除夕夜为公母鼓“重结良缘”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戴光禄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便带领摄组赶到贵马村,通宵达旦,将壮族祭祀铜鼓活动进行了全程实景拍摄。在《宁董》里,观众可以领略到这些珍贵的画面,从而揭示出壮族与铜鼓关系的千古之谜。

另一次令人难忘的拍摄是祭祀“弘町”。广南县有座百万壮族人崇拜的神山叫“波吉金乪吉弘”,汉语称为九龙山,神山前还有一座“乪濮崽”,即“男人山”。千百年来,生活在九龙山一带的壮族男丁每年都要在农历三月择日上到海拔1800多米的“男人山”祭祀森林神“弘町”。2006年4月5日是当年祭祀“弘町”的日子,1061名壮族男人要上山举行祭祀活动。摄组闻讯赶到了广南县。

按壮族的传统规矩,祭祀“弘町”是不许外人参加的。为了把祭祀“弘町”仪式过程拍摄下来,当日凌晨,摄组赶到“男人山”下的那贝村,与组织仪式的寨老们商议拍摄事宜。主持仪式的寨老和博摩(壮语,壮族宗教仪式主持者)坚决不同意,他们说,祭“弘町”是关系到整个壮族地区风调雨顺的大事。眼下正值干旱,若是犯了忌,田地因干旱无雨无法栽种,谁来负责?反做工作,博摩才答应用鸡蛋占卜问神的办法来决定摄人员能不能上山。幸好天遂人愿,占卜结果没有出现凶卦,摄组终于可以随同上山了。尽管如此,寨老、博摩还是提出了一个限条件:所有摄人员只能在距祭祀队伍100米以外的地方拍摄,不许靠近。中午12时,摄人员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未曾有外人进入的“男人山”,拍下了千名壮族男丁祭祀“弘町”的场面。

说来也很凑巧,上“男人山”拍摄回来的当天深夜,老天忽然打雷下起了雨。九龙山一带的壮家人互相转告、道喜:“‘男人山’真灵,我们终于可以种庄稼了!”

民族的根,文化的根

《丽哉勐僚》的第一集《宁董》拍摄完毕后,摄组特意到广西南宁请壮族专家看片,听取意见。专家看了样片后很兴奋。广西壮学会会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说,曾经有个说法,要看壮族,就到文山去,那里保留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比较多。他对《丽哉勐僚》一片以铜鼓分布圈和“那文化”分布圈来论述尤为赞赏,认为这样视野很开阔,片子有深度。广西文物专家郑超雄说,外国人认为壮族是“政治民族”,《丽哉勐僚》表明,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壮族是有自己文化的民族。

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长、从事壮族铜鼓研究20多年的蒋廷瑜看片后说,2000多年以来,铜鼓深入到壮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丽哉勐僚》揭示了铜鼓的来源、演变过程、使用铜鼓的习俗、与稻作文化紧密相联等方面,并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非常难得。

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所长覃彩銮对展示壮族文化的《丽哉勐僚》表示了赞赏。他说,刚刚得到消息,一个奥地利的人类学家正在研究世界性的铜鼓,准备到广西来。但这个专家已经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越南是铜鼓的中心,因为越南有关铜鼓研究的英文文献比较多。而广西的壮族,尽管现在还有一两千面铜鼓在使用,馆藏也是最多的,但在互联网上有关中国铜鼓的英文资料很少。因此,《丽哉勐僚》的做法,特别值得提倡。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达成说,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壮族文化在云南尤其是文山州保留得较为完整。这部系列片对壮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做了大胆求证与探索。以《竜》和《那》为例,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山壮族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文化。通过对“竜”和“那”文化的探究与诠释,可见壮族崇拜森林、敬爱大自然的传统。正是建立了全民对生态系统潜心呵护的观念和方法,壮族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并不断发展。

郑超雄同时指出,文化一定要比较,才能看出不同。他说,广西壮族和泰国合作搞“壮泰文化比较”,又到云南文山考察,“跳出广西看壮族,跳出中国看壮族”,才能看得清楚。不站在一定高度来看,不跳出去,就不能形成壮学。

据悉,《丽哉勐僚》除中文版外,还将在近期作英文版,参加今年7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影视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