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君有话要说
瓶子、杯子、耳机、云朵······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为什么在摄影师的镜头里这么的有治愈力!如何才能拍出这样清新的「静物照」呢?
今天Air君就让摄影师--二二的十一月,教你从前期到后期,拍出“一秒就能治愈你”的静物照。




有阳光的时候被拍摄的物体才会通透。 顺光拍摄 照片的画面会比较平淡, 但不容易出错适合新手。
我一般拍摄时会 采用侧 逆光, 画面会更有明暗层次, 而且阳光也能给人一种明媚的感觉 。


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我常用的色彩搭配一般是白绿、蓝绿、黄绿或者单一色彩,比如树叶、蓝天等。
色彩的搭配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清新的配色一般是黄、绿、蓝,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颜色。

你可以分析照片的画面,把画面里的元素色块化,然后想象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而当你拍摄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尝试其他的色彩搭配了。

在拍摄时,要把画面的元素尽量控在三种以内,越少的元素能让画面越干净,给人一种简单、清新的感觉。
拍照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画面做减法,人像拍摄也是如此。拍好静物对之后你拍摄人像的帮助也很大,用光、构图和对画面元素的取舍这些都是触类旁通的。


拍摄清新静物时,我一般习惯使用jpg格式来修图。因为在前期拍摄时,就能通过前期设置让原片达到一定的效果。
我一般会先手动调节白平衡,然后白平衡往蓝、绿方向各偏移两格(B2、G2)。照片风格里锐度+5,饱和度-1,对比度-2。
具体的参数调节可以通过照片的画面,调节到自己想要的感觉,前期设置对Raw格式没有效果。


自然风景

阳光覆盖的草丛/草原风光

天空的云朵/透光的树叶
生活细节

富士胶卷盒/水果摊的橘子

刚开的北冰洋饮料/书上的桂花

明信片封面/咖啡盒

窗台的书/不知名气泡水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适合拍照的东西,只要你细心观察。 在学习了一定的摄影知识之后,加上长期拍照的经验累积,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没有谁一开始就拍得很好,要把摄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多存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可以模仿拍摄、分析别人好作品的用光、构图、色彩搭配等。

静物调色很多时候在前期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后期就只是微调。所以不要把什么都交给后期,前期拍摄就要考虑到后期自己能不能调好。
调色前后对比图


这次修图演示用的原片模式,原片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① 原片很灰,绿色的树叶发黑,色彩不明显; ② 黄色的果汁亮度很暗沉,明度太低,饱和度太高;
③ 手的红色饱和偏高。
所以这次后期主要是对图片里,上面的这3个颜色分别进行调整。

白平衡色温偏蓝一点点,数值不能太多,切忌大动。
调整曝光让画面变亮,降低高光,提亮阴影,让高光和阴影都有细节,加上一些对比度让画面不发灰。


调整画面中的橙色部分,提高明亮度,降低饱和度。

接着让树叶的黄色稍微往绿色靠近一下。

调整画面中的绿色树叶,降低明度是让树叶不发灰。

调整照片里北冰洋上的蓝色。


分离色调的高光、阴影都加一点青色,注意这里数值不要太多。


添加一点颗粒 给画面增加一点质感,数值在10以内都行。

最后再裁剪下,一般清新的静物我喜欢用1:1的画面比例。


我觉得左下角和右下角的那两块绿色太突出了,然后就打开PS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选择仿图章工具,快捷键S,吸取旁边比较好看的绿色,盖住突出的这两块。如果觉得不自然,可以调节画笔流量和不透明度。

然后选择可选颜色工具对绿色再调整一下。如果你觉得某个颜色不好看,你就对某个颜色分别调整,具体数值根据画面和你的审美来调,一边调整一边观察。

最后进行叠加锐化,具体操作步骤,在下面。

静物的话我在PS里修的很少,一般是根据照片情况来定是否用它。如果需要局部调整和修瑕疵的话,可以将LR和PS结合使用。

调色前后对比图


个人感觉原片其实也挺好看,但这个 蓝色有些暗沉,饱和度偏高, 手的色彩也不太好看。
所以主要对 蓝色、橙色、黄色、绿色 进行调整,后期打算往 高调的清新风格修。 调色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是打算明还是暗,冷还是暖要想清楚先。


画面的色温正常基本不需要动白平衡。因为后期打算往青调调整,所以色调往绿色偏移了一点,这里的数值只是作为参考。依旧是降低高光、提高阴影和对比度,调整完了后再根据照片的画面调节下。

下面就是调整手的颜色,因为皮肤的色彩主要是由橙色、黄色控的。
一般降低橙、黄的饱和度,提高明亮度可以亮肤。如果画面出现发灰的话,就适当加一点饱和度或者对比度。


绿色是控胶片的颜色。降低饱和,提高亮度让绿色看起来没那么暗沉。

蓝色调整的是天空,往青色偏移一点,不要动太多,不然会看起来很假。


最后分离色调调整, 在高光加一点黄色,在阴影加一点蓝色, 形成一点冷暖对比。

最后依旧是根据画面的调整效果, 我加了一点对比度,让画面干净不发灰。 然后在LR或者在PS中 增加一些锐化。
加对比和加锐化是为了让照片有质感一些, 具体操作参考案例一的步骤。

接下来我再教大家 如何用VSCO调出清新的照片, 电脑有色差的朋友可以尝试用手机调色。



这张在拍摄原片时,我就在相机调节了画面的比例,前期拍摄时就能想到后期大概的效果了,这次调色我用的是原片的格式。
通过原片分析,我们可以看见照片的 对比度很低,导致画面发灰没有层次, 需要对画面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整。

首先观察滤镜库找到适合这张图片的滤镜,这里我选择了 FP2, 具体选择哪个滤镜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这里调整时,我 提高了书本的亮度, 然后降 低了画面中比较亮的部分, 色温稍微偏蓝调整了一点点。

这时画面有点偏灰,所以我降了一点曝光,加了一点对比度。具体数值根据照片的画面情况,大家也可以参考我的调整参数。

接着再对画面中的红色夹子的颜色进行调整,往橙色偏移一点,提高亮度,然后加一点饱和度。

由于绿色的色相偏黄,所以我们把 绿色往右边调整,适当增加饱和度,提高亮度。
但是大家要记得提高亮度的同时,观察画面是否发灰。 如果发灰可以增加对比度或者饱和度。

最后还是增加一点锐化,切记数不要大大,一般1以内,锐化太多会导致画面变脏。

简单的介绍了自己在手机上用VSCO调色的思路, 具体思路就是把图片分成几块分别调整,切记不要大动参数,让照片看起来滤镜感很足。
个人觉得前期占比八成,人像也一样,后期只是润色,不要拍摄时就把任何问题交给后期。



VSCO的滤镜有很多,但我通常会选择A系列的滤镜用来调清新的色调。
根据滤镜的效果,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然后调节滤镜的强度,而我这里选择了AUI这个滤镜,参数值调到了8.1。
先对画面进行明暗层次的调整,提高阴影,降低高光。因为加了曝光之后有一点发灰,所以加了一点对比度。


色温往蓝色偏移一点, 因为我个人是想调清新的冷调。
由于树叶的颜色发灰,所以我把 色调往绿色偏移了一些, 让发黑的树叶带有一些绿色, 整体饱和度不够,所以我添加了饱和度。


HSL就是分离色调,对某一个颜色独立调整和LR调色思路是一样的。

分别调整橙色和黄色的色相、饱和度以及明度。 橙色的饱和度降低,提高它的明亮度;黄色的饱和度增加,提高一点点亮度。

接着再对树叶的绿色进行调整,首先把绿色的饱和度增加,绿色的色相往深绿色调整。此时是绿色有一点发灰发亮,所以我降低了它的明度。

最后给图片锐化下增加质感,然后二次构图,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一般静物我会用1:1的比例。




希望看完教程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拍静物的思路。其实要想拍出好看的清新静物,总结下来有3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① 画不要超过三种元素;
② 物体本身色彩清新并且干净;
③ 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拿起手机或者相机行走在路上吧。
不停地拍照,不停地看图积累审美,相信很快你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最后再说下,大家在调色时不要执着于参数。
因为我的原片和你的不一样,所以一种参数对你的图片不一定适用,当然你可以用我的原片尝试后期调色。
▼
作者
二二的十一月
摄影博主
微博@二二的十一月
约拍作者:二二的十一月(微信ID:LN2478608013)